杨筠松诞辰1188年周年纪念日
杨公生平简历
风水文化
人天和谐在于气
郭璞神奇风水术
杨公传奇
风水:传统民俗文化不容忽视
石敢当
亦和堂
杨筠松诞辰1188年周年纪念日

昨天是2022年4月8日同时也是农历三月初八是风水祖师杨筠松诞辰1188周年纪念日 ,亦和堂风水文化传播/第38代传人缪昌乘率孝心弟子诚祭拜 祖师!

杨筠松,名益,世称救贫先生,窦州人,生于唐太和甲寅(公元八三四年)三月初八日,殁于天佑三年(公元九0六年)九月,享年73岁。杨公自幼颖敏,通天文地理,十七岁即登科第,辗转至唐都长安(今西安)任职,至僖宗朝(公元八七四年-公元八八九年),拜国师,官至金紫光禄大夫,掌灵台地理事。因黄巢寇京(公元八八0年),朝建失守,益于知友司天监濮则魏携禁中堪舆秘籍一道离京南下(濮名应天昆仓子,虔州人,著《雪心赋》,行至鄂州(今武昌),巧遇鄂州刺史廖銮,由其引抵虔州(今赣州),见当地山水果然美不胜收,逐定居下来,潜心研究风水,并著书授徒。计其著述,有《青囊奥语》、《撼龙经》、《疑龙经等》。

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,可以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,其所有的著作,均为地理风水上的经典著作,所以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。

  据史书记载,廖、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,“盖两家冢宅,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”。(明·嘉靖董天锡编撰《赣州府志·人物志》)。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,三僚人非常愿意跟外人介绍杨救贫为三僚卜地开基的传说。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,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,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,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,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,世代定居下来。在宁都的赖村,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,在他看来,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,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,只会出大盗。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,曾文辿说这里是“五虎下山,狮象把水口”,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,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,这是“五鼠下山,猫儿把水口”。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,子孙可以世代为官,于是告诉杨救贫,他已经找到了一个“前有金盘玉印,后有凉伞遮荫”的好地方。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,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,山水环绕,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,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,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。但是,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,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,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,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,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。他说,住在这里,子孙后代端着罗盘,背着包裹出门。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,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。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(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)一起,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,一人一座茅棚,茅棚为“寮”,故称“三寮”(现在为“三僚”)。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,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,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:“僚溪山水不易观,四畔好山峦;甲上罗经山顶起,西北帘幕应;南方天马水流东,仙客朝拜中;出土蜈蚣艮寅向,十代年中官职旺;今卜此地为尔居,代代拜皇都;初代钱粮不兴大,只因丑戌相刑害;中年富贵发如雷,甲木水栽培;兔马生人多富贵,犬子居翰位;今钳此记付文辿,三十八代官职显”。明清以来,曾氏后裔人文蔚起,出了许多人才。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,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,寻找其中的“天马水”、“出土蜈蚣”、“罗经山”和“甲木水”。

  关于杨筠松著作问题,到目前为止,仍有不少争议。风水学上的几部经典如《天玉经》、《青囊奥语》、《都天宝照经》等,不少人都认为是杨筠松所著。然而,从风格与内容,与杨的另外两部著作《撼龙经》、《疑龙经》有所出入。有一说认为,《天玉经》、《青囊奥语》、《都天宝照经》等原本为宫廷块宝,从不外泄。只是当扬氏离开宫廷时,就将风水典籍一拼带走。到传给后人时,因原经典没有注明作者,后人也就将典籍托之为杨筠松所撰矣。


龙楼宝殿势难攀,此处名为太祖山。

若祖端方孙必贵,也须剥换看波澜。


山之有祖,就像木之有根,水之有源。根大则枝远,源深则流长,自然理也。是故寻龙之法,必先究祖宗。知其祖宗,则龙之远近长短,气之轻重厚薄,力量大小,福泽久暂,皆可于此而察识。杨筠松云:“先寻雾气识正龙。”又云:“寻龙望气先寻脉,云雾多生在龙脊。春夏之交与二分,夜望云霓生处觅。云霓先生绝高顶,此是龙楼宝殿定。”既能认太祖山,以次审其出身行度,及父母胎息,以至受穴之山,都能分明白。

龙楼宝殿皆火星,一尖居中独高叫龙楼,众尖平列叫宝殿,此都为祖山之大格。《撼龙经》讲:高尖是楼平是殿,请君来此细推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