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机构概况 服务业务 培训资讯 学术成果 案例鉴赏 堪舆知识 杨公风水 精彩课堂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 首页 / 风水实战
风水:几千年来的民俗文化下
发布时间:2019-07-24 15:30:06

门神  

    中国普遍流传的春节贴门神的传统也是风水学中的核心内容。在风水学中,对门神的信仰由来已久,据《山海经》记载,在沧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,山上有一棵大桃树,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。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,门上有两个神人,一个叫神荼,一个叫郁垒,他们把守鬼门,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,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,扔到山下喂老虎。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,岁时祀奉,在门上画神荼、郁垒和老虎的像,并挂上芦苇绳,若有凶鬼出现,二神即抓之喂虎。后来《山海经》这种以神荼、郁垒、虎苇索、桃木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们承传了下来,如晋朝干宝《搜神记》佚文曰:“今俗法,每以腊终除夕,饰桃人,垂韦索,画虎于门,左右置二灯,象虎眠,以驱不祥。”这中间,桃亦是人们自古崇拜的植物,人们认为桃多子多福,是长寿的象征,因此能够除灾辟邪制鬼驱怪,《典术》云:“桃者,五木之精也,故压伏邪气者也。桃之精生在鬼门,制百鬼,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,此仙木也。”而老虎为百兽之王,能够“执搏挫锐,噬食鬼魅”,“故画虎于门,鬼不敢入”。  

    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,除夕之时人们常常在门上贴上画有二神与虎的画,并挂上桃枝或桃仁和苇索,以驱鬼辟邪。与过去稍有不同的是,画中神人除了神荼、郁垒外,还有唐代出现的钟馗,元代以后出现的秦琼、尉迟恭,旧时苏州地区人们崇拜的温(一说是晋代之温峤,一说是东岳大帝属下之温将军)岳(岳飞)二元帅,道教崇奉的青龙白虎,一些地区信奉的赵云、赵公明、孙膑、庞涓等。还有的地方将门神分为三类,即文门神、武门神、祈福门神。文门神即一些身着朝服的文官,如天官、仙童、刘海蟾、送子娘娘等;武门神即武官形象,如秦琼、尉迟恭等;祈福门神即为福、禄、寿三星。这些门神虽然出现的时间、区域和背景不尽相同,但至今都被人们普遍信仰,其中影响最深的要数神荼、郁垒、钟馗、秦琼、尉迟恭。  

    另一种说法认为门神源于远古时期的庶物崇拜,如日月、星辰、风雨雷电、水火、山川河流等,认为凡与人类生活有关系的都得作为崇拜的对象。殷代天子祭五祀,门即为其一;周代祭五祀于宫门,宫门为每日每时必经之处,自然加以重视,祭祀给予门神以形象化及人格化。相传天神奉黄帝之命统辖人间鬼怪,故逢农历十二月三十晚,用桃木雕两神置大门两边,以御鬼怪、消灾难,后画两神像于门上,逐渐演变为门神。古代祀典中本有五祀(又说有七祀),所祀的都是小神。究其本源,乃是原始的自然崇拜。原始的自然崇拜认为凡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物,都有神在。五祀所奉供的,都是对人们居处、出入、饮食有用的事物,故祭之以乱报德,这是门神观念的最早来源。有人说门神乃阴气之神,也有人说门神居人间司察小过,以做谴告,这则是门神职能社会化以后的事了。这种观念在汉晋时较为流行,《玉烛宝典》及《荆楚发时记》等古书的记载,就是这种信仰的遗风。之后五祀仅作为国家祀典中的一部分仪式,民间所信仰的门神、灶神等,已与其原始形态风马牛不相及了。 

   除了捉鬼门神、祈福门神、道界门神、武将门神以外,还有老少太监门神、宫娥门神、哼哈二将门神。在老少太监门神中,老少太监门神主要是从面貌的不同来区分的:年长的太监脸上刻画出岁月的痕迹,年轻的太监则面色圆润。所执的侍器,两人亦有不同:年长的太监右手捧香炉,左手持拂尘;年轻的太监右手扶玉带,左手捧着瓶花。民间俗称二人所捧之侍器为“香”、“花”。宫娥门神中两位宫娥头上均作束发,且打双髻,髻下束有牡丹卷草花纹的“簪戴”,且耳下有垂珠的“耳坠”。在服饰方面,身穿“直领袄”,上有菱形花纹,身披“披帛”飘带,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;衣着大袍,腹有“围腰”加“束”,“束”下悬有“宫条”和玉佩流苏。在所执侍器方面,左侧的宫女左手捧桃果,右手执玉如意;右侧的宫女右手捧高足的灯具,左手亦执玉如意。二位宫娥和老少太监所捧的侍器加起来,正好是民间喜用的四祥器:香、花、灯、果。在哼哈二将门神中,左边门的门神伸出一指,嘴巴微张,像是在大声喝道:“哈”;右门的门神则是翘起两指,彷佛发出“哼”的一声。他们就是著名的守护神“哼哈二将”。